小青性秉纯正,不染俗尘,人极朴诚,却又阔达。她说自己也有幸,缘福独厚,成长至今,离不开三位恩师:欧阳中石先生、姚奠中先生以及她的父亲。
| |
小青五六岁时,父亲休病在家,本来是写了仿影教她认字,没想到她一笔一画照着写来,有板有眼,于是父亲找出家里的字帖,自己先看先学,然后吐哺给她。从送她进少年宫用衣纹笔在硫酸纸上双钩李邕《麓山寺碑》开始,到1981年“全国首届少年儿童大字比赛”获一等奖、1985年蝉联第二届一等奖,父亲为她开蒙打下了坚实的幼功基础。小青小时候几乎没有在大院里玩过,父亲教育极严,费尽心力,当然成长背后的泪水与汗水,也不是一般小孩所能承受的。
报大学志愿时,是学文还是从艺,父亲颇费踌躇,最终帮她选定了中文系。以后小青又考上山西大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生。从本科到硕士,一读就是七年。这期间她随章太炎弟子姚奠中先生系统地学习了诗词格律、音韵学、古文字学等课程。除国学知识外,姚先生还给小青讲书史,逐字逐句讲书论,示范运笔。姚先生不蹈空言,不因陈说,令小青境界大开。他一直鼓励小青不断进步,2003年九十岁时还抱病为她题字:“小青学书勤奋有年,得心应手,不骄不躁,从容自如,有典有则,丰姿绰约。假之以时日,参之以金甲篆隶,傅青主所谓正入变出,变化生妙者,当可预期也。”
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在全国首次招收书法博士生。小青以优异的学识和书艺,一考得中,顺利考入欧阳中石教授门下,年仅24岁就幸运地成为中国第一位书法女博士。欧阳先生深许其才,倾筐倾箧授其所学。从对书法文化的强调、字体书体研究方向的确立、书法风格的提炼等诸方面帮她做出通盘考虑。小青随欧阳先生读书后,其学更笃,见微知著,纵横通贯,渐渐完善着自己的艺术见解,个人书法风格亦日见成熟。
小青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堪谓侪辈翘楚。她笔既流利,学亦渊深,诗书画印皆擅,更难得的是她始终保有率真的清纯,心无旁骛,在自己的艺术净土中怡然自得。每次见到她,她总是微笑嫣然,自然简静,宛如姑射仙子,缱绻可爱。古人讲:“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小青深于情、才出众。这与其聪慧的天赋分不开,更重要的还在于她有一种常人不及的恒心与毅力,融会的思维能力。年纪轻轻即有如此作人为学的胸襟风范,令人叹服。
书法艺术不仅仅是笔墨技巧,更是学识的积淀与流露,所谓以学养书者。小青的书作充满了书卷气。小楷取法赵孟?、文征明,挺而丰秀,工而灵动,规矩中容光焕发,行书宗二王,笔笔行来,缓缓款款,隽秀明净,又颇多清越之气。草书则如风流云散,潇洒落拓。观其书作,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近年她在众多杂志上发表关于汉字研究等多篇论文,展示了她的理论研究潜质。
| |
少年宫的故事
(一)去少年宫第一次写毛笔字的情形我还记得非常清楚。进少年宫要考试,当时还是在麻纸上面写。我印象特别深,我写了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我看见旁边的女生,人家是老组员了,她这么拿笔写。啊?毛笔这样拿吗?我就模仿她,也勾回来去写。然后还没写呢,手就抽筋了,笔也掉了,就没写成。所以说算了,这样写不成, 那还是这样拿吧!
(二)也羡慕航模组的,他们是室外的,可以放飞机。还有讲故事的,我多羡慕啊,人家讲故事的声音那么好听。而且讲的那么打动人,那么绘声绘色的。有时候也去乒乓球组,因为他们是动的,可是我门是坐在那里写的。所以会跑到别的组去交流。
(三)印象中在少年宫接待外宾特别多。因为每次少年宫接待外宾都要喷香水。所以一闻那气味就知道,哦,今天外宾要来。还要打扫,要写欢迎的横幅。外宾要到每个小组参观.我们就要写字.大家(外宾)就觉得非常的惊奇。他们有欧洲的也有日本的,他们都非常的喜欢我们。一起照相啊有时还会寄回给我们。他们是组团过来的嘛,就会有一些纪念章,还会送给我们。我现在还保留了一个日本的纪念章。
(少年宫)给了我一个系列的教学程序。使自己从小受到了一个严格的艺术训练过程。少年宫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氛围,让我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能够接触到书法的氛围,大家能够互相鼓励。少年宫的经历很难忘,自己想起来也是觉得很温暖。因为它给了我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和一个艺术氛围相对浓厚的学习园地。
| |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饼子,刚刚烤出来的饼子,里面有糖馅。哇,就觉得那个饼子特别好吃。因为一身轻松嘛。那个饼子的味道现在还记得,以后吃过的饼子都没那么甜。
拿了一等奖之后,太原日报来专访,还要录音。小朋友们就济在我家的窗户上望里看,因为家里太小又要录音所以不能请他们进来。后来第二天,就有一个男生口袋里插了一支毛笔"我要跟你学书法"。
学写字的故事
(一)学写字很偶然。刚开始因为没上幼儿园,所以就开始学扫地。学会了就一天扫五遍,可是老扫地也不是个事儿啊,就开始认字。每天父亲写一个字放在那:"下班前你必须写多少多少张"我就守着火炉子开始写,还挺认真的。父亲下班回来一看"呀,挺象的啊"我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之后父亲就慢慢的培养我写字。
(二)我父亲也是从小就非常喜欢书法,逢年过节的时候写对联都会请他去写。父亲后来帮我订书法杂志。然后自己先看。因为里面有很多理论文章,小孩子读理论文章肯定是读不懂的,所以我父亲每次都先看然后用红笔批注。然后用通俗的话教我。
(三)上了小学要交作业,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的吃惊。同学们都说:"你写的字怎么还带点呢",其实这是书法里讲的起笔压笔,可是他们都不知道,所以就都开始模仿带点的字去写。
责编:白秀颖